Category

成功例子

辭職做全職手作人 80後女生賺錢兼賺滿足感|手作市集|創業淘金

【手作.創業淘金】近年流行手作,商場及不同團體經常舉辦手作市集,匯聚多個手作人的作品,為顧客提供不同選擇。將軍澳商場PopWalk天晉匯於7月中舉行「PopWalk x Afternoon Market盛夏Aloha市集」,集合41個本地創作品牌,推出手工製作服飾、飾物、個人護理用品等。

撰文:Smart ED編輯部|圖片:何柏基、新傳媒資料室
Continue Reading

由網售變開二手傢俬店 80後月入30,000元

傢私批發
【創業個案・二手傢俬店】「80後」的Katy曾經從事文職工作,因一次在網站出售二手拳擊球,曾經賺得數十元利潤,令她發現二手貨物的商機。2014年,她與一群朋友合資約100萬元,成立執到寶二手傢俬店,約兩年回本,去年至今月均營業額約30萬元,Katy每月收入約30,000元。

Katy與男朋友住在深水埗。有一次清理家中雜物時,見男友在Yahoo!拍賣網購買的二手拳擊球不再使用,於是放回網上拍賣,卻出乎意料的賺得了幾十元,這令Katy發現二手貨品的商機。

深水埗有不少地攤和二手電器商店等,Katy便開始積極搜羅一些實用的二手貨品,再放到Yahoo!拍賣網上售賣。

二手傢俬
現時位於葵涌的3,000呎單位。

找運輸公司回收舊傢具

「我們最初賣的東西比較雜,有膠箱、公仔及飾品等,主要是賣簡單且實用的貨品。」Katy說。

在買賣二手貨品的過程中,Katy發現二手傢俬不僅好賣,且利潤較高:「很多雜貨價錢賣不高,而二手傢俬定價相對高,客人也更願意花錢購買。」

二手傢俬
Katy的執到寶二手傢俬店去年至今每月淨利潤30,000元。

看準商機,2014年6月Katy與一群朋友合資約100萬元,成立執到寶二手傢俬店,租入一個位於葵涌約8,000平方呎的工廈單位,主要出售二手傢俬,包括床、衣櫃、枱、梳化及雪櫃等,約兩年回本。

為搜羅二手傢具,Katy利用谷歌(Google)及雅虎等平台刊登廣告,以及聯絡運輸公司:「因為運輸公司有較多機會接觸到需要被棄置的二手傢俬,我們通常用約300至1,000元收一車傢具,再進行挑選。」

二手傢俬
二手小型傢俬最好賣。

有穩定二手傢俬貨源

現時執到寶二手傢俬店已有穩定的貨源,大部分傢具是由顧客主動要求回收。

「顧客會將二手傢俬照片發給我們,然後我們決定是否回收。目前每天會收到20至30個傢具回收電話,二手傢俬回收量已遠多於銷售量。」

Katy指出,回收二手傢俬的標準最主要是好賣:「我們盡量選擇較新的傢具,但有時一些損壞的傢具,我們認為有市場,也會回收。」

回收的傢具通常會經過消毒及維修,然後再由Katy定價,一般定價是原價的三至五成。現時店內二手傢俬售價由逾百元至約3,500元。

二手傢俬
現時執到寶二手傢俬店已有穩定的貨源,大部分傢具是由顧客主動要求回收。

小型傢具最受歡迎

Katy表示,公司主要是25至40歲剛置業或換樓人士,目前每月可售出200至300件傢具。

「二手傢具價格便宜,而且現在的人愈來愈有環保意識;另外,一些客人擔心新傢具有甲醛,亦會選購二手傢具,故有一定市場。」Katy說。

Katy亦指出,由於香港居住環境較細,在眾多的二手傢具中,上下架床及摺枱等小型傢具最受歡迎。

二手傢俬
Kary曾參加家居博覽展作推廣。

在創業過程中,Katy曾經遇到不少困難:「有些過時的傢具賣不掉,又佔地方,我們經常需要安排人手將傢具推到垃圾房,花費不少時間及人力。」

另外,租金對於公司來說,也是一筆不少的開支。執到寶二手傢俬店當初位於葵涌8,000平方呎的工廈單位,月租約70,000元。

為節省成本,Katy在2017年將公司搬到同區另一個約3,000平方呎的工廈單位。

二手傢俬
二手傢俬有一定市場。

一手銷售佔整體四分一

「現時月租約30,000元,但因為單位面積細,當時有不少二手傢具無法搬過來。現在我們回收二手傢俬亦盡量精簡。」Katy說。

在工作中,Katy認識一些傢具生廠商,並與其合作。現時顧客亦可經由執到寶二手傢俬店訂購或訂造一手傢具,再由廠商送貨,一手傢具銷售佔公司整體生意額約四分之一。

執到寶二手傢俬店創立至今約四年,生意漸上軌道,去年至今,每月平均營業額約30萬元,其中約30,000元支付予Katy作為月薪,公司每月淨利潤約30,000至50,000元。

未來計劃增設一間分店。「由於葵涌對一些客人始終不太方便,我們希望未來開多一間分店吸引不同地區客源。」她說。

購買二手傢俬貼士

Katy表示,二手傢俬有瑕疵是正常的情況。因每位顧客的要求不同,故建議顧客到實體店親身選購二手傢具,並決定能否接受傢具的損耗程度,而不要直接在網上訂購。

在檢驗二手傢俬時,Katy指出,需要留意傢具的脫色及刮花程度、抽屜是否可以順利拉出、櫃門是否有問題,以及接駁位是否出現裂痕及瑕疵等。質料方面,建議選購實木傢具,較為耐用。

她提醒,購買傢具需要留意尺寸:「試過有客人沒有量好尺寸購買傢具,結果因單位樓底不夠高,無法容納傢具;或升降機高度不夠,需由樓梯搬到家中,因而支付額外搬運費。」

 

(轉載自 經濟一周)

80後女娛記裸辭做日本代購1萬創業月賺9萬Tips大公開

傢私護膚品

做了13年娛樂版記者

80後阿風,做了13年娛樂版記者。兩年前,傳媒湧現裁員潮,她由傳統媒體轉至重點落在網上的媒體,要重新學習及適應的東西突然一下子湧現。

工作模式突然轉變、極大的工作壓力令她「吃不消」,因而患上抑鬱症,要看醫生服藥以控制病情。

日本代購
現時銅鑼灣實體店月租$13,000,主要因為可方便客人前來交收。
廣告

傳媒大環境轉變,公司對員工的要求自然愈來愈多,加重好多工作量,她指:「要求你百足咁多爪,如果攝記就除咗影相、拍片,仲要識剪片。」的而且確,這是傳媒人現正面對的工作生態。

「我當年做娛記就要在公司行輪更制,要留守在公司返通宵更,因為要跟娛樂即時新聞,有突發事要即刻做,捱更抵夜是常事。公司要求愈來愈多,至後期更加愈來愈難做。」她憶述。

日本代購
80後阿風,做了13年娛樂版記者,2年前因工作壓力裸辭。
廣告

工作壓力大導致抑鬱

2012年左右,阿風以為轉往另一家報館後,工作會比較輕鬆,怎知工作模式轉變令她完全適應不到,工作壓力不減反升。

她憶述:「每日返工個腦都好似一片空白,所有嘢都好似唔識做咁,個人又緊張又驚。」

面對工作壓力,加上一連串嘅生活問題,阿風身心終於都支持不住而患上抑鬱症,結果要食藥睇醫生,「當時淨係想收埋自己,唔想面對任何嘢。」

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,她選擇裸辭,正式向過了十三年的記者生涯說再見。

廣告

她當時曾有轉行念頭,但她發覺「原來做記者係出唔返去打工,因為做記者太自由、主導性太高,好彩屋企無俾壓力我同埋都俾咗好多支持我,俾我慢慢建立返信心。」

她持續覆診食藥有兩至三年時間,病情慢慢有好轉。

日本代購
阿風裸辭後,在機緣巧合下創業開網店做日本代購。
廣告

裸辭後創業做日本代購

阿風喜歡日本,最初其實只是間中去日本散心Shopping,「去到日本見到好多家品、精品都好靚,自己好鍾意。」

沒想過在機緣巧合下,認識到一群同樣喜歡購買家品的年輕太太,發現日本代購應該「有得做」!她由代購貴價廚具開始,慢慢儲到一群客源。

2年前,阿風以1萬元成本,由代購網店開始做起,在社交網站開設 Bluebluebluek生活百貨-零售批發 專頁,「開網店成本其實好低,因為是代購形式,收Order後幫客人到日本代購家品。所以最基本的是要付出有一張機票的價錢及旅費就出發買貨。」結果不足一個月就回本,且開始有盈利。

阿風說:「我買下賣下,慢慢儲到一班客,啲客又對我幾好,所以就於一年前膽粗粗咁用喺觀塘的工廠大廈開鋪。」

她投資15萬開鋪,後來約滿後就搬到現時銅鑼灣店,主要因為可方便網店的交收。

廣告

主攻代購日本家品

「睇返轉頭,覺得人真係要搵一份自己鍾意嘅工作。可能記者都係自己鍾意嘅,但當時自己唔識處理壓力。以前老公會話我瞓覺會磨牙,應該係當時做嘢有壓力都唔知,而家搵到自己鍾意嘅買下嘢賣下嘢…老公話我少咗磨牙…」她說。

她更笑言:「買嘢可以減壓!可以抗抑鬱!」

事實上,日本時裝在香港也很受追棒,但為何夠風會選擇主攻日本代購家品呢?

「因為衫係有潮流,過季就會『宅貨』,所以才選擇代購日本家品,加上近年好多人都喜歡買有質素嘅家品,最重要係自己鍾意。」

而做生意讓她得到的喜悅也是無價的,「搵到一樣靚貨,個客又鍾意,會有一種滿足感!」

廣告

一腳踢做晒所有嘢

經營網店至現時開設了實體店的阿風,現時每個月飛往日本入貨一次,直言代購的經營環境有其難度,她說:「每次都飛一星期至12日,每次都自己一個人去,機票、住宿、交通至一日三餐都係成本。」

由搵貨源、傾價錢所有事都是她自己一個完成,「好多時都朝早六、七點起身,拖住個喼就開始做,做到凌晨一兩點仲喺街,自己抬貨、夜晚喺房包貨,再自己一個人推貨到郵局寄…係辛苦錢嚟嘅。」

遇到要代購日本限量產品時,就真的要守規矩的排隊購買,試過排了個半鐘才買到一個限量產品,所賺的錢稱得上「有血有汗」。

現時網上的代購店五花八門,想得到的都有「代購團」。

日本代購
每月一個人飛往日本,由搵貨源、傾價錢、買貨、包裝至寄貨,所有事都是她自己一個完成。

每月平均營業額超過20萬

說到經營上遇到的困難,阿風坦言:「當個個都做嘅時候,利潤就愈來愈低。人哋可能賺十蚊都會做,但我又有間鋪、又有個倉,經營成本高。」

要持續經營,就要比其他人更勤力找不同的「靚貨」、而且「要快」!「一定要勤力啲去搵貨先做得住,我都真係一日到黑都搵貨。」

因為市場需要,阿風的店除了代購日本家品外,代購產品種類也愈來愈多。

日本代購
阿風的店除了代購日本家品外,代購產品種類也愈來愈多,凡事都親力親為。

做日本代購 網店競爭大

現時每月平均營業額超過20萬,平均盈利接近9萬,以一個人計的公司來說,成績算得上非常「標青」!

不過,她指經營上也非「有賺無蝕」的,也不時遇上各類奇怪客人。

「網店競爭大,好多時都會遇到好多棄單嘅人,最大單嘅有幾千蚊棄單,都只能『硬食』!試過有個客不斷棄單、但又不斷開新帳戶來落單買嘢,前後總共用了三個不同嘅帳戶嚟落單買貨、再棄單!」她無奈地說。

日本代購
網店競爭大,好多時都會遇到好多棄單嘅人,遇上棄單都只能『硬食』!

同行未必如敵國

雖然代購網店競爭大,但她卻認為同行未必如敵國。

她說她在入貨時認識了一個日本人妻網店行家,大家雖是同行,但會一起入貨,「覺得大家都可以一齊賺錢,唔一定要鬥過你死我活。」

日本代購
性格樂天的阿風認為同行未必如敵國,「大家都可以一齊賺錢,唔一定要鬥過你死我活。」

 

(轉載自 經濟一周)

長居韓國入貨 90後賣時裝月入過十萬

批發商品

Ohkoreabeauty 由韓國化妝品水貨店轉為售賣韓國時裝,最終轉虧為盈。圖為創辦人之一Oyan。

2014年《來自星星的你》加上去年《太陽的後裔》熱播,韓流文化一時為亞洲帶來熱潮,不止是影視娛樂,只要產品是「MadeinKorea」,似乎在大家眼中都冠上光環,香港的大街小巷甚至網上商店都滿布韓國化妝用品水貨店。

然而,近年韓流開始出現放緩跡象,水貨店出現倒閉潮。今集受訪的韓流創業者Oyan和Tim,是經歷過這股浪潮的過來人,不同的是他們急轉彎轉型賣韓國時裝,為他們帶來月入超過12萬元的純利。香港商報記者 勞佩欣

和很多人一樣,Oyan在韓流文化最為火熱的時候在Instagram(IG)建立網店,專門代購韓國化妝品。「當時韓流文化好犀利,見到人好成功,剛巧3CE這個品牌在香港市場非常受歡迎,自己都想一試。」Oyan指,當時自己還是一個中學生,但已決心一邊讀書一邊賣電話炒散,出糧後馬上將薪金兌換成韓圜,讓自己可以儲錢到韓國入貨,建立起她的韓國化妝品水貨店Ohkoreabeauty。

香港人喜歡一窩蜂

起初,Oyan網店營運得如日方中,一星期收入已上萬,對於學生來說可算是天文收入。幾個月後,為了方便貨物交收,Oyan開始在旺角樓上舖以3000元開了實體店。不過好景不常,代購的品牌慢慢在香港開設專門店,大型的本地零售商亦加入戰團分一杯羹。

Oyan認為:「香港人喜歡看著熱潮做人,之前珍珠奶茶好好賣,個個就一窩蜂去創業賣奶茶,到後來熱潮一過後就倒閉,這種季節性創業模式好難長久維持生活,當時化妝品水貨店遍地開花亦是面對同樣問題。在大家賣的產品都一樣時,可以競爭的就只有價錢,而當你的批發價錢不能與別人對撼的話,很難經營下去。」

慢慢Oyan就開始意識到靠賣唇膏每支賺十元八元不是辦法,決心長居韓國入貨,轉型韓國時裝。可能大家都會懷疑,賣韓國時裝不也是會面對相同的問題嗎?Oyan解釋,女人買衫不同買化妝品,衣服可以天天轉,加上韓國時裝轉款非常快,如果衣服質地好,款式不容易相撞,絕對可以賣得一個有利可圖的價錢。

三招經營之道

事實上,網購成風,不少人喜歡上網買衫,同樣在韓國東大門入貨的時裝網店比比皆是。不過,Ohkoreabeauty是在芸芸競爭者中,粉絲量最高之一的同類型IG店,高峰期一星期賺約3萬元,想突圍而出,Oyan和Tim有特別的三招經營之道。

合夥人Tim指,店內的衫一般都由Oyan取貨後找模特兒拍照,再放上IG,有時都會有由Oyan親自穿拍照。如果單計銷量,Oyan親自穿的銷量比模特兒更好賣,可能因為有時由店主試穿的照片,都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約會照,沒有修圖,而Oyan定期在IG直播即場試穿衣服,真實感更高,消費者買衫回家穿的落差感可能會較小。Tim笑說:「基於商業考慮,Oyan著更好,但如果從風格和美感來說,模特兒亦無傷大雅,可以說是互補不足。」

另一邊廂,針對時下流行直播,即場試穿衣服時,Oyan除了介紹新衫,也為與客人建立友誼。Tim指出,由於Oyan長居韓國對當地潮流非常熟悉,加上男朋友是韓國人,吸引到很多女性客人好奇,透過直播讓客人了解更多韓國文化,同時也制造宣傳機會,因此這種互動網店經營模式,是大勢所趨。

店舖亦有以無償的方式贊助KOL(KeyOpinionLeader,網絡紅人)服裝。Tim解釋,時下一些KOL的影響力甚至比明星更高,如果KOL真心喜歡他們的服裝,他們不會硬性規定KOL接受贊助後一定要在IG或Facebooktag相,因為他們希望所有情況都是真實發生。

樓上舖網店是大趨勢

對於零售經營者來說,香港寸金尺土,租金升幅驚人,不少創業者被迫搬上樓上舖,經營網店的創業者更數之不盡。不過Tim認為這個現象反而是另一個商機。

他表示,建立網店在IG宣傳,好過長期貼街招,受眾接觸群肯定較多,是一個有效率的經營方法。目前,Ohkoreabeauty決定繼續留守在旺角樓上舖,主要由於地舖太受經濟氣氛影響,相對樓上舖,租金增幅的水平比較合理,而且地舖未必是香港年輕人的購物的主流。他認為,做熟客長期生意,好過做遊客生意。

常言道:「工字不出頭」。Tim和Oyan認為創業是好事,惟他們忠告選擇從事零售行業的創業者,應先了解自己賣的產品,不能夠純粹見到別人成功就人云亦云,產品一定要有獨特之處,否則只會步之前韓國化妝品水貨熱潮後倒閉的後塵。但在他們心中,香港始終是一個你肯付出就有收穫的地方。

小知識

韓國時裝點入貨?

個個都話要創業,韓國衫在香港這麼好賣,到底要怎樣才可以加入成為韓國時裝零售的創業者?相信大家即使未去過韓國,都可能聽過韓國首爾時裝批發市場東大門,那里是創業者的時裝批發聖地,Ohkoreabeauty販賣的衣服都在這里入貨。

Ohkoreabeauty合夥人Tim指出,現時韓國時裝零售的經營模式有3種,一是用聯絡當地代購在香港用微信落order,不用親身到韓國入貨;另一種就是每個月去韓國一星期取貨,Oyan之前也做過。第三種則是自己長期stay在韓國,拿貨寄貨一手包辦,到貨時間款式更新,都掌握得較好。

Tim解釋,代購取貨一般來說比較穩定,但要付總數傭金約6%至10%。加上韓國的貨去得好快,有些貨一星期就斷,只有長期Stay在那邊才可以緊貼那邊的潮流,即時訂貨送貨。

東大門入貨成貓頭鷹

另一個問題是到東大門入貨一般也是晚上出動,意味著經營者需要成為「貓頭鷹」,不能有正常的作息生活。Ohkoreabeauty創辦人Oyan笑指,自己本身都不會早睡早起,因此完全適應韓國東大門入貨的作息時間,加上入貨是她喜歡的工作,對她來說,如果有正常的作息生活但要在辦公室發呆,反倒不適合。

最後就是語言問題,韓文是東大門主要的溝通語言,當地的人一般不諳中文,英語能力亦非常有限,因此語言是一個需要克服的大問題。另外,Oyan透露,韓國人特別嗜酒,那邊的批發商經常飲醉酒,他們一飲醉酒就落錯單,這點要特別留意。

 

(轉載來源 hkcd.com )

潮人夫妻變Youtuber 網上賣時裝 享受生活好過買樓

時裝廣告

衣物,除了蔽體御寒,更可以表達個性,甚至是發掘每個人更多的可能性。RNC韓服網購平台創辦人之一Riyo說:

我希望我們不是賣衫,而是做時裝。

Riyo指市面上其實有好多客人原來和他們理念很相似。

過往買很多其他(風格的)衣物,是因為未有我們的出現。但當我們賣的東西合她們心水,就會聚了一班客人的支持。

正所謂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做自己,也許更能吸引同類。

Riyo和Stephanie除了是夫妻,更是合作經營RNC韓服網購平台的生意伙。RNC分別代表Riyo與阿詩(Stephanie的中文名),其風格為以設計大對比的衣物作配襯,再用簡單的綫條表達整體造型。兩夫婦每隔數星期就會一起到韓國入貨,回港後丈夫負責配襯及攝影,太太負責做模特兒示範穿搭,隨後再將所有貨品的照片、中英文及簡體文字的描述一一上載到自家網站。完成前期的「上架」工作,緊接要開始與潛在客人溝通、處理下單、將貨品入箱寄出等後期工作。夫妻倆雙劍合璧,另外只多請一名員工,便包辦了整個平台的營運。

他倆坦言,營運網店比實體店的工作量遠多數倍,因為實體店採購後燙好衣物掛上架就可以直接出售及收錢。但網上營運就只可靠一張相片去銷售,因此照片及描述均要多花時間處理。好多人話不如你不要搞這麼多事,做實體店買衣服回來直接掛上架就可以啦!但我們兩個堅信(網購)是大勢所趨,所以從來沒有懷疑過這concept(概念)。

(相片來源:地產站)

(相片來源:地產站)

網店自2013年至今經營3年,兩人開初各自分別有西裝店及美甲店的正職,但Riyo指「2016年是很特別的一年,因為我們在youtube開設了自家頻道,生意額比以往增長一段距離。」夫妻從去年起每逢四出旅遊必定自提小機攝錄旅程,影片內的他們在尼斯、巴塞隆拿、日本以至首爾等地吃喝玩樂、四出遊玩,以至是搜羅質優價廉的服裝、手袋及配飾,Youtube成為了他們的私人電視台,分享一切的生活態度及時裝品味。

Stephanie笑言:

做Youtuber這個terms(詞語)我從來都形容自己是臨老入花叢,完全超齡。

當目前Youtuber的年齡層多為18歲至25歲,這對潮夫妻的出現吸引了各式80後的男女,從2016年4月開始拍Youtube片至本同年8月,Stephanie透露生意錄得最少有1倍增長,令他們對平台倍添信心,於是兩人決定拋開一切,離開打工仔的舒適圈,全力投入經營RNC。平台收入至今尚能令二人飽腹,但他們拒絕透露網站流覽量或生意額。

(相片來源:地產站)

(相片來源:地產站)

如果單純觀察二人在社交媒體的分享,只會覺得二人醉心遊玩外地,平時熱衷打扮,天天生活至上,與朝九晚五的打工狀態相去甚遠,兩口子的自由生活難免羨煞旁人。但Stephanie解釋

打工與創業的最大分別,是我們表面有很多時間,但實際是無放工時間。做網絡的生意因為24小時營業,所以我亦要24小時工作。過去放工是『真放工』,現在則是時刻都要想辦法解決問題,並無放工時間。

Riyo就說Work life balance(工作與生活平衡)是他倆的做人宗旨,因此開心遊玩後他們亦會認真工作,收入就會用於享受生活多於儲蓄買樓。

我們對事業尚有盼望,如果買樓,就難以再像現時無後顧之憂地發展下去。

正所謂,好天要買衫,落雨天要買衫,開心要買衫,不開心更加要買衫。但其實,買入的可以遠多於一件衫,而是一種做自己的態度。如果以往的實體服飾店未能滿足到你的需求,將你的目光放眼網絡世界,可能會讓你體驗到一種新的滿足。

(轉載來源 topick )

對我們服務有任何疑問嗎?歡迎向我們 Whatsapp 查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