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「Facebook 演算法」是什麼?
FB演算法是透過大量訓練機器學習模型,並根據親密度、互動程度、貼文類型、貼文經過時間,來判斷受眾對什麼樣的貼文感興趣,進而優先推播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。
- 親密度:用戶之間的關係。
- 互動程度:按讚 / 留言 / 分享 / 點擊貼文 /閱讀更多…等。
- 貼文類型:影片 / 照片 / 連結貼文…等。
- 貼文經過時間:新貼文優先顯示,舊貼文可能因留言、按讚再次曝光。
以跟大家分享關於FB專頁經營3個避免犯的錯誤 及 5個提高觸及的方法。
提貼文高曝光,避免做的3件事情
一、避免在Facebook發布互動誘餌
互動誘餌是一種「邀請用戶按讚、留言、分享等動作」的策略,希望以此方式來提高互動,獲得更高的觸及,但此方式並不被Facebook所推崇,甚至粉絲專頁會遭降級。
以下為Facebook團隊審查眾多貼文並分類後,整理出互動誘餌的避免事項:
- 避免誘使用戶傳達心情
- 避免誘使用戶留言
- 避免誘使用戶分享
- 避免誘使用戶標註
- 避免誘使用戶投票
二、避免在Facebook發佈劣質影片
Facebook鼓勵創作者分享價值高且原創內容的影片,劣質影片將導致不佳的用戶體驗,以下為避免發佈劣質影片的注意事項:
- 避免匯集多個第三方來源影片,並非原創內容且價值有限
- 來自外部來源,且僅變更微小不重要之內容
三、避免在Facebook張貼導向至劣質網站體驗的連結
Facebook所定義的劣質網站體驗,指當使用者點擊連結後,發現到達的網頁僅有少量相關或是惡意內容、載入速度緩慢、內含大量廣告等,會使用戶產生負面的情緒感受。若遭判定為導向劣質網頁,則會降低曝光機會,以下為避免被標示為劣質網頁的注意事項:
- 避免性暗示、惡意、不實等內容
- 避免頁面含已移除的錯誤訊息、失效的連結
- 避免含有影響用戶體驗的廣告格式
- 避免錯誤的行動顯示頁面
配合fb演算法,5個提高觸及的方法
1.根據受眾輪廓,發布有價值的內容
對於fb演算法來說,會優先推播對受眾有價值的貼文,因此專頁應根據受眾的需求、興趣,將資訊清楚的圖文整合,在短時間內吸引粉絲的目光,進而閱讀貼文,並達到按讚、互動的目的。
2.於受眾最活躍的時段發佈貼文
每個專頁粉絲活躍的時間都不同,Facebook可以蒐集受眾的社群使用習慣,洞察報後進行分析,了解粉絲最活躍的時間點,以此來排定發文時間有助於提高貼文成效!
3.搭上時事熱潮
在FB發布時事熱話 或近期流行話題的貼文,有助於在短時間內大量曝光、吸引注意,尤其是被大眾高度關注的事件!因此,根據品牌的調性,挑選適合結合的時事熱潮,可以進而在使用者之間引起討論話題。
4.培養頭號粉絲
Facebook的頭號粉絲是粉絲專頁最活躍的使用者之一,會經常對專頁內容按讚、互動的用戶,正因為跟粉絲專頁互動良好,有助於提高貼文的評分。
5.找樁腳留言互動
臉書演算法會根據用戶之間的親密度、互動程度等推薦貼文,因此當貼文缺乏互動時,可以邀請親朋好友、公司同事留言,進而提升自然觸及,並且提高真正受眾看見的機會。
文章轉:行銷人